家有青春期的孩子,许多父母都会感到烦恼无穷,因为孩子大了,各种问题也会接踵而至,这时,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什么都听父母的,有时甚至顶撞父母,做种种父母无法接受的事,使许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经常感到又气又恨,在这个阶段来临之前,作为父母,如果想通过高高在上的“权威”来迫使孩子听话,那么,十有八九会使孩子的叛逆心理更加增强...
参加军事化管理能解决孩子们的这些问题
孩子们存在的共同点·COMMON POINT
- 热爱军旅生活
渴望感受军旅生涯
- 拖拉、散漫
无时间观念,自理能力差
- 注意力不集中
做事不专注,效率不高
- 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尊重和感恩意识
- 生活习惯不规律
儿时生活规律,长大自控力差
- 欠缺团队精神
无分享、不懂团队协作
- 行动力不够
不能持之以恒的坚持
- 沉迷电子产品
自我封闭,缺乏与他人沟通
很多家长反应孩子进入中学以后就变得不喜欢跟家长交流、还总是跟家长、老师唱反调。其实这些都是青春期孩子叛逆的表现。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自主意识逐渐增强,迫切的希望摆脱成人的管教,为了表现自己的成熟,就对任何事物都表现出不屑。面对青春期孩子叛逆,家长要更加耐心、细心和用心。 叛逆学校青春期孩子叛逆,家长教育须有个度,切不可进入两极教育误区:一、是全面打击青春期孩子叛逆跟家长顶嘴,不听家长的话。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家长态度强硬,觉得不把这股“邪劲”压下去,孩子就有可能变坏。于是采取了强硬措施,非打即骂。这就造成了两种结果。要不就是孩子变回了“乖孩子”,但是心灵却关上了一扇窗。要不就是家长月强硬孩子越强硬叛逆越来越厉害,最后为了摆脱家长选择离家出走。二、放任自流某些家长面对青春期孩子叛逆,在几次教育而无起色后便失去了信心,开始对孩子放任自流。孩子的言行、想法家长都不再过问、指导。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行为发生偏差,待到真的出了问题,才发现为时已晚。对于青春期孩子叛逆,家长会感觉到与孩子不好沟通。以下是几条比较实用的亲子沟通技巧。技巧一、尊重孩子。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总是“别人家的孩子”。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技巧二、换位思考。青春期孩子叛逆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长也是从那过来的,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技巧三、忌从学习入题。同青春期孩子交流,家长不要老以学习成绩入题,这样只会让孩子有压力,怀疑家长交流的动机。交流时,家长可以从家事入手,将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谈正事。技巧四、允许孩子犯错。青春期的孩子正是形成主见的时候,所以很多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主,虽然孩子会犯错,但请家长允许孩子犯一些错误。
不要总是强迫孩子。我国知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有一次他受邀到武汉大学演讲,一上讲台,就拎出一只还在“喔喔”叫的公鸡。并掏出一把米往公鸡的嘴里塞,公鸡拼命挣扎,一粒米也不肯吃。但陶先生一放开手,恢复了*的公鸡扑哧了几下翅膀,自己吃起了米来。 在听众一头雾水之际,陶行知从容不迫地说道:“我以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强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便学也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将一定会好很多!”父母应该懂得强迫孩子学习效果并不好,填鸭式的教育更是效率很低,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不要总是吝啬你的言语,让孩子明白为什么,心甘情愿的去做,比强迫要好。
封闭学校特色,蜕变从这里开始
The course characteristic-
招生对象
早针对8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在个体成长中存在不良行为习惯及心理症结如:逆反出走、与父母老师沟通困难,性格孤僻、自卑、自闭、厌学、贪玩、早恋、吸烟、喝酒、打架斗殴、*倾向、混迹社会、奢侈消费等问题青少年。
-
教育模式
通过环境隔离、一对一心理辅导、感恩励志教育、农村生活体验式教育、军事训练、国学教育课、法制教育课,小学-高中同步文化辅导等课程针对性教育,改变孩子不良行为习惯。
-
能否探视
孩子到校前两个月家长不能跟孩子见面,只能单向联系(两个月是孩子的一个心理塑造期,对于孩子的改变非常重要,孩子到校2个月之后可来校探望|跟孩子视频|电话都可以。
-
确保安全
学校正规办学,教育局监管,孩子入学,同步建立家长微信群,每天心理老师都会把孩子在校情况通过视频和文字的形式发送到微信群里面,家长可以看到孩子一点点改变。
-
防卫体系
孩子在校学制之内,全封闭式管理,没有假期,包括过年,孩子都是在学校里面过年(家长可以来校和孩子一起过年)。孩子到校之后,未经过监护人同意,不允许出校;
-
明确方向掌握方法
提高个人自信心、*思考能力、时间管理观念,懂得感恩、耐劳与意志力,全面提高学生自控能力